無線昆明訊 12月8日,記者從昆明市滇池管理局了解到,今年1-10月滇池全湖水質為Ⅳ類,力爭到2025年,昆明35條入湖河道中19條達到Ⅲ類及以上,16條達到Ⅳ類。
昆明市滇池管理局負責人8日上午做客昆明廣播電視臺“春城熱線”欄目時介紹,今年1-10月,滇池全湖水質為Ⅳ類,35條入滇河道中,2條河道斷流,實測33條河道,23條河道水質達標,10條河道水質未達標,綜合達標率為69.7%,Ⅰ~Ⅲ類河道18條,占54.5%。
市滇池管理局負責人表示,近年滇池水質改善較明顯,特別是水面富集的藍藻少了很多,但目前部分匯入滇池的河道還是存在水質不達標的情況,針對部分河道水質不達標的情況,下一步市滇池管理局將重點從控源截污、溢流防控、內源治理、生態修復等方面來改善水質。
控源截污方面:主要實施排口封堵+截污導流,完善匯水區排水管網,提升污水收集率;開展城市面源污染治理,按照“滲、滯、蓄、凈、用、排”要求,開展老舊城區改造及海綿系統建設,提升水資源利用率的同時削減城市面源污染。
溢流防控方面:一是實施城市雨污分流提升改造,削減合流制排水比重,提升雨污分流率;二是實施調蓄及聯合調度能力建設,提升排水系統汛期調蓄錯峰能力和聯合調度能力,提升收集調度效能;三是開展污水處理能力補短板建設,提升汛期處理能力;四是實施面山洪水攔截滯蓄工程,消除洪峰對下游城市排水系統沖擊。
內源治理方面:定期組織開展滇池流域入湖河道清淤疏浚,削減內源污染負荷。
生態修復方面:主要實施生態補水+河道生態修復,恢復生態基流,提升自凈能力,擴大水環境容量。
根據“十四五”規劃,到2025年,昆明力爭35條入湖河道中19條達到Ⅲ類及以上,16條達到Ⅳ類;各入湖河道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減少,滿足滇池水環境容量減排需求。昆明將完善滇池流域河長制,將支流溝渠全面納入滇池流域河道保護治理工作治理體系;統籌推進“水資源、水生態、水環境”綜合治理,保障河道生態流量,有效保護水源涵養功能,河濱生態帶得到進一步恢復,實現“有河有水、有魚有草、人水和諧”的目標。
編輯:屠永平
責編:劉宇
終審:李猛